中文
中文
英文
首页
研究院概况
研究院简介
为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高新区、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简称“协同院”)于2019年8月29日发起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简称“研究院”),并与华南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等湾区著名高校共建,与我国第一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立联动机制,构建全球化协同创新体系,打造国际一流的“原始创新策源中心、新兴产业培育中心、创新人才培养中心”。
[ 更多简介 ]
查看更多
职能部门
办公室
发展规划部
科研工作部
教学工作部
人力资源部(党群工作部)
财务工作部
行政工作部
查看更多
平台建设
平台建设
打造“专业——产业”耦合的协同创新共同体。按照“专业”维度建设研究平台,组建高精尖的工程技术团队,着力研发原始技术和培育新兴产业。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立联动机制,在美国、香港、英国设立以研发为主的分院。多学科协同攻关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和实施产业化,促进产业升级。
[ 更多简介 ]
研究所
光电技术研究所
材料与化工研究所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智能制造研究所
查看更多
京津冀平台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天津平台
河北平台
查看更多
国际分院
美国分院
香港分院
英国分院
查看更多
人才队伍
人才队伍
研究院按照专兼结合的方式,围绕创新链组织人才链,形成学术合伙人引领方向、自建工程技术团队关键支撑、联合工程技术团队有机协同的综合性科研团队。
[ 更多简介 ]
学术合伙人
C 程和平
C 程鑫
C 陈仕谋
C 陈十一
C 陈钟
D 丁希仑
D 戴志飞
F 范丽珍
G 郭凌杰
G 郭学军
J 荆西平
L 刘思彤
L 刘韵洁
L 廖怀林
L 李兴华
L 李国杰
查看更多
研究员
C 崔清华
C 程文静
D 戴军
F 冯丽爽
F 樊华
F 丰帆
G 顾春梅
G 高红英
G 耿钰粼
H 洪伟
H 韩利强
H 黄俊
H 黄霞
J 姜杉
J 贾晶晶
查看更多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研究院以从科学到技术转化为核心功能,以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发展原始创新为核心使命,从高校及国家实验室的基础研究成果中遴选出有产业化潜力的核心技术,以大规模生产和大范围应用为目标,定制化设计发展模式、精准化配置团队及资源,加速研发和产业化。
[ 更多简介 ]
先进制造与交通
面向广谱材料表征的静态阴极荧光分析系统
基于SPH方法的流体仿真软件SimPARTICLE
基于LBM方法的流体仿真软件TF-Lattice
查看更多
集成电路与芯片
面向柔性电子的可自愈聚合物材料
面向下一代柔性显示的金属基透明电极
面向睡眠疾病诊断的医疗级无线可穿戴微型多导睡眠监测仪
面向高强度运动人群基于OECT汗液监测平台
面向大型复杂装备超早期故障感知及智能运维系统
查看更多
能源低碳
用于水处理、气体储存吸附等应用的新型碳材料
面向光伏产业的玻璃表面铠甲化自清洁技术
查看更多
科学仪器与新型实验系统
用于临床无创诊断的智能呼气分析精准诊断平台
用于前沿探索及精准诊疗领域的智能超灵敏活细胞超分辨显微镜
面向临床病理诊断的激光发射显微镜
用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的保护装置
用于青光眼治疗的微创支架
面向床旁便携式快速诊断的低成本小型化微波脑卒中扫描仪
用于微创动脉介入治疗的新型旋磨装置
面向听力检测的鼓膜振动激光多普勒测振仪
查看更多
生命健康
面向精准靶向皮肤病治疗的近红外小分子光敏药物
面向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的多靶点植物免疫蛋白RDR1低耐药抗肿瘤药的临床前开发
面向临床肿瘤治疗的多西他赛自乳化型注射液
查看更多
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
研究院与全球一流大学联合实施“创新菁英计划”,采取“双课堂、双导师、双身份、双考核”模式,专业化培养创新创业研究生,形成在创新中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中再创新的复合效应。
[ 更多简介 ]
培养类型
博士:招收和培养创新创业型工程博士,专业包括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等。
硕士:招收和培养创新创业型工程硕士,专业包括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工程
查看更多
师资队伍
学术导师:一般为学生所在大学相关院系知名教授,负责指导理论学习,并与创新导师配合共同指导论文。
创新导师:一般从研究院专职工程研究员、高层管理人员、企业高管中遴选,负责指导以真实项目为基础的创新创
查看更多
招生信息
【2023级】香港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博士项目招生说明
【2022级】北京大学机械工程硕士招生说明
【2022级】香港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博士项目招生说明
【2022级】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智能制造专项工程博士项目招生说明
查看更多
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
研究院通过技术入股新组建创业企业,或者将技术注入已有企业等形式培育新兴产业,将科技势能转化为经济动能。
[ 更多简介 ]
协同创新控股
广东协同创新控股有限公司
查看更多
协同创新基金管理
协创一号(广州)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协创二号(广州)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查看更多
高科技产业
广州超视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博鑫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休美(北京)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金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听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碳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德立英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方兴科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精智未来(广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清创环仪科技有限公司
休美微系统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金竟(广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省载诚新材料有限公司
广州十沣科技有限公司
查看更多
招贤纳士
招贤纳士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面向海内外诚聘英才,并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优厚的薪酬待遇和有力的支撑保障。我们热诚期待各方优秀人才的加入,携手各个领域放眼未来、共创辉煌。
[ 更多简介 ]
管理服务人才
教学工作部副部长
查看更多
科研人才
高级项目专员
研究人员
博士后
查看更多
产业经营人才
风控经理
北京载诚科技有限公司招聘信息
休美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招聘信息
广州超视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招聘信息
查看更多
新闻资讯
资讯纵览
创新成果
企业风采
总览
通知公告
党建工作
学术交流会
首页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资讯纵览
创新成果
企业风采
通知公告
大湾区协同院企业风采丨超维景B轮融资过亿,加速中国高端科学仪器的全球化布局与颠覆式创新进程
近日,作为高端生物医学设备研发的行业新星,北京超维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维景”)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复健资本星未来基金、深创投社保基金及自有资金联合领投,建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投资。所融资金将进一步助力超维景在高端科学仪器和医疗器械的创新研发,以及海内外市场的拓展,加速公司全球化布局。
2025/02/
18
科技人才政策信息(2025年第1期)
汇集近期全国各地科技人才政策信息。
2025/02/
12
京津冀中心企业风采丨武汉敏声荣获“光谷2024年度最具成长性企业”
2月8日,东湖高新区召开党工委(扩大)会议暨2025年度工作会议,表彰了光谷2024年度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人物等优秀个人和企业(机构),并为优秀企业家代表、优秀企业代表授牌。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培育的高科技企业武汉敏声新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武汉敏声”)获评“光谷2024年度最具成长性企业”。
2025/02/
12
京津冀中心企业风采丨武汉敏声高频大带宽射频滤波器芯片入选武汉市《2024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产品》
2月6日,武汉市“新春第一会”全市科技创新大会重磅发布《2024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产品》,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培育的高科技企业武汉敏声新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武汉敏声”)自主研制的高频大带宽射频滤波器芯片成功入选。
2025/02/
11
京津冀中心企业风采丨中科海钠在溧阳市“品质城市深化年”动员大会上获多项荣誉
2月6日,在溧阳市新春第一会上,对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先进企业、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凭借突出的研发与创新实力,荣获“研发投入十强奖”、“企业成长奖”、“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优胜奖”三大奖项,董事长胡勇胜研究员荣获“天目湖英才奖”(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第一层次),彰显中科海钠在钠离子电池技术研发和市场应用等方面的卓越成果以及溧阳市政府和相关行业对中科海钠综合实力的高度认可。
2025/02/
11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谢明: 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2月6日,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谢明作了主题发言。发言中表示,要建立起“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协同的前沿技术发现机制,推动概念验证中心建设,以引领性、颠覆性创新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发展,做强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成果转化平台。
2025/02/
1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