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访谈丨王桂林: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高质量发展奋力推动科研资源大市向科技创新强市迈进
本文转载自“广州科技创新”微信公众号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聚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动广东科技和产业创新优势在新的高度立起来强起来。
“这彰显了省委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的决心和意志,发出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进军令,极大提振了做好科技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局长王桂林在接受广州日报专访时表示,面向新征程,广州将把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转化为建设科技创新强市的生动实践,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为全省发展大局担起广州责任、展现广州作为。
不断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引领”和“战略科技人才引领”
广州日报:您如何理解报告中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王桂林: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回顾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反向复刻”模式升级到以科学引领产业发展的“正向推动”新阶段的转变,其本质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问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首先,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推动“科学”“技术”“产业”全面发展。必须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实现全链条的均衡发展,推动科技和产业创新优势在新的高度立起来强起来。
其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更加强调“原创”和“独有”。必须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锻造一批“撒手锏”技术,塑造更多操之在我的优势,努力抢占科技和产业制高点。
第三,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引领”和“战略科技人才引领”。必须进一步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战略支撑能力,在人才强国雁阵中发挥“头雁效应”,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中勇担使命、奋勇前进。
第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大力推进在“自主创新”基础上的“开放式创新”。必须坚持全球视野推动和谋划创新,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吸收全球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推动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开放合作。
走出一条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广州日报:广州正在推动科研资源大市向科技创新强市迈进,目前进展如何?
王桂林:
广州主动融入国家和省创新发展大局,聚焦“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全链条,打通“科学技术化、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资本化”路径,推动科技创新强市建设从形成基本框架体系向强化核心能力跃升。
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能级进一步提升。“广深港”创新集群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连续两年居第2位;广州在“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跃升至第14位,国内城市排名上升至第4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建设以广州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两个国家级重大平台为引领的“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纳入国家“十四五”专项规划。科技企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全市高企数量达1.2万家,居全国第四;累计99家高企成功上市,占全市上市企业的47.4%;培育了小鹏汽车、聚华显示、极飞科技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广州日报:为实现报告中的目标,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将如何“担起广州责任、展现广州作为”?
王桂林:
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必须加快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现科技创新强市、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互促双强,走出一条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一是以更大力度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科学技术化。充分发挥广州核心引擎功能,引领建设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发挥好广州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之重器”作用,建强建实“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探索重大创新平台科研成果“沿途下蛋、就地转化”机制,推动产出更多战略性、前瞻性原创成果。
二是以更强决心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技术产品化。围绕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重大装备等“卡脖子”环节,建立“产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机制,有的放矢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广东强芯”等重点工程。
三是以更高水平打造一流产业创新集群,推动产品产业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十条”和“高企六条”,打造一批科技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加大应用场景开放力度,推动创新产品加速产业化。
四是以更实举措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融合,推动产业资本化。突出优势互补,实施广深风投创投融合发展行动,实现“双城联动、比翼齐飞”。建立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风投创投基金体系,推动设立广州产业投资母基金和创业投资母基金。
五是以更加开放生态汇聚全球高端人才,厚植第一资源优势。牢牢抓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契机,高标准建设中新广州知识城国际人才自由港和南沙国际化人才特区,面向全球引进一批战略科学家、产业创新领军人才和团队,打造梯次衔接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