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创新大会成功举办

2022-01-04
分享:

本文转载自“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公众号


2021年12月15日,京津冀协同创新大会在天津召开,会上举行了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揭牌仪式、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与在津合作单位签约及共建平台揭牌仪式。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副司长黄圣彪,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李有平,北京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协同办副主任李文红,河北省科技厅副厅长张永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天津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朱玉兵,天津市河西区区委书记李学义,天津市科技局副局长梅志红,天津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主任张雪颖、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王茤祥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多种形式出席创新大会。会议由天津市科技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段志强主持。


资讯纵览-京津冀协同创新大会1-600.jpg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揭牌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要将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推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正是科技部以习总书记重要指示作为根本遵循,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加强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服务科技型创新创业和中小企业的一项重大举措。”黄圣彪在视频致辞中如是说。他进一步指出,构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将促进各省市创新平台有效对接,相互支撑,加快区域创新集群化,跨区域对接政府学术机构、高校院所、企业、社会组织等创新力量。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以下简称“天津中心”)是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了落实科技部的指示,在天津设立的工作推动机构。其主要任务是挖掘天津区域内的大学、科研机构、优质企业、资本等资源,推动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开展创新创业合作。朱玉兵、李学义、梅志红和王茤祥共同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揭牌。朱玉兵代表天津市政府对天津中心的成立表达了支持。他表示,天津中心是天津市政府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促进创新要素流动和创新链条融通的重大举措。下一步天津市政府将以天津中心成立为契机,积极搭建京津冀三地政府部门、高校和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企业交流合作的平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天津市承建单位的代表,张雪颖表示,天津中心将以共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契机,加强资源对接,推动平台建设,发挥经济效益,充分挖掘优质科研项目,加速科技成果在津落地。


会上,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与南开大学、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与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签署合作备忘录。王茤祥与合作方主要负责同志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南开协同创新中心”“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生物医药工程实验室”“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医药集团研究中心”“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环境监测及预警技术实验室”等揭牌。


陈军作为合作科研单位的代表发言,并详细介绍了南开大学在产学研用全链条全方位多层次创新上的探索,通过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建平台,“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人才推动,协同创新来打通产业链和基础研究之间的壁垒,企业出题,基础研究做题,促进企业与科研互联互通”。


资讯纵览-京津冀协同创新大会2-600.jpg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与在津合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代表签约


资讯纵览-京津冀协同创新大会3-6-600.jpg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津共建实验室、研究中心等揭牌


王茤祥感谢科技部、天津市政府、天津市科技局、天津市科技发展中心对天津中心成立的大力支持。他强调,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致力于打造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节点、高质量发展重大动力源。要建设从科学向技术转化的新型创新体系,破解当前国家科技创新中“基础研究有弱点,技术研发有断点,协同机制有堵点”三大问题,加快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网络,组织专业力量,围绕关键和共性技术进行协同攻关,促进产业升级和聚集。


京津冀协同创新大会的举办是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努力打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的又一重大成果,多个共建平台的设立是丰富京津冀国家技术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又一重要尝试。与会机构代表纷纷表示,将积极发挥平台建设、成果筛选、需求对接、基金支持、人才培养等功能,加强京津冀三地对接与协作,推动优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