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协同院创新成果丨全球首个“小型化微波脑卒中扫描仪”研发取得重要进展

2022-03-22
来源:“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微信公众号
分享:

脑卒中是脑部缺血或出血性损伤导致的凶急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四高”特点,如何及早发现和诊断脑卒中的致病原因,是有效救护和治疗的关键。

 

目前对于脑中风的检测主要依赖于脑病变检查(CT、MRI)和血管病变检查(颈动脉双功超声扫描、颈颅多普勒、磁共振血管成像、CT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复杂的成像机理、庞大的机器系统和昂贵的造价使得脑中风的成像只能在大型医院中进行,普及面较窄,脑中风患者三小时内到达急诊医院的比例仅为 21%,只有1%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有条件接受必要的溶栓治疗,大部分患者延误了最佳救助期而产生严重后果。此外,上述方法治疗成本较高,部分技术检测耗时长,成像分辨率不高,并且在检测过程中会产生采血、电离辐射等身体伤害。因此,研发一种脑中风快速、普及性检测设备成为亟待突破的重要课题。

 

创新成果-脑卒中扫描仪1-600.png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大湾区协同院”)与电子科技大学联合攻关,研发出小型化微波脑卒中扫描仪,填补了国内外无创检测脑卒中疾病的空白。该技术通过分析人体大脑组织在电磁波照射下的电磁响应,并反演重构出大脑内的组织结构图,对颅内病变组织进行早期检测和诊断,可检测病变位置及判断中风病因。该技术提供的脑定量图像准确性较高,对病人出血、缺血分类准确率>95%,脑卒中综合检出准确率>83%,并可以在5分钟内给出报告,并具有无创、无电离辐射、安全有效,成本低廉、便携性较强等特点。

 

创新成果-脑卒中扫描仪2-600.png

 

作为全球领先技术,这一成果为脑卒中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以实现有病监测、无病防护的目的,为广大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高效快捷的健康检测保障,可广泛应用在救护车、临时救助站等移动急救中心和乡村及欠发达地区,以及术后康复人群的家中或高危人群聚集场所如养老院、敬老院等场合,并可对其进行长期监测和防控。目前,中心与大湾区协同院正积极推动该技术产业化,早日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