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钢 贺海东调研京津冀国家创新中心呼和浩特研究中心等科创平台和科技型企业并召开优化创新生态座谈会

2025-02-20
分享:


2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包钢,市委副书记、市长贺海东实地调研京津冀国家创新中心呼和浩特研究中心、抖音(呼和浩特)AI数据服务生态产业园,并在研究中心召开优化创新生态座谈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以及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与40余家科创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代表面对面交流,共商首府创新生态建设。


微信图片_20250227112103.jpg


座谈会上,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抖音、玄武智算、并行科技、新华三、海天瑞声、内蒙古工大等企业和单位,围绕颠覆性技术创新应用和绿色算力、人工智能、数据标注、脑机接口、无人机等领域为首府优化创新生态提出意见建议。包钢要求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充分吸纳到我市正在起草的优化首府创新生态、支持合成生物、促进低空经济、绿色算力和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文件中,将良言良策转化为真招实招,让企业更有获得感。


包钢对区内外企业和科研机构扎根首府、助力首府发展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我市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发展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的战略考量和努力方向。他说,未来城市的竞争,不仅是某项单一技术或产品的比拼,更是整个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的较量。我们要把创新植根于产业沃土,依托首府资源禀赋和绿色算力产业集聚的优势,加快人工智能对“六大产业集群”的赋能,推动模型训练推理、视频渲染、自动驾驶、低空经济、北斗导航、商业航天、合成生物、基因检测等领域不断扩大应用场景,促进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化发展。要把企业作为首府创新生态的生力军,主动为企疏堵赋能,优化审批事项,真金白银支持科技创新,依法保护好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和企业的知识产权,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把科创平台作为企业创新的“加油站”,完善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机制,发挥好首府研发机构集聚效应,用好“国字号”科创平台,建好呼和浩特与海淀“两小时创新圈”,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呼落地转化。要把坚守长期主义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命线”,着眼长期价值,加大对初创企业的扶持力度,以耐心资本助力容错试错。要把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支撑,全方位解决好年轻人生育、养育、教育的问题,降低生活成本,让各类人才在呼安身、安心、乐业。


微信图片_20250227112116.jpg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王茤祥,市领导孙昊、乔宇驰、曹志、朱建国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


本文来源于“青橙融媒”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