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工学院“创新创业管理”课堂走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及其培育的高科技企业“北京金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创新创业的内在逻辑,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育人效果,12月8日,北京大学工学院100余名工程管理硕士走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简称“中心”)及其培育的高科技企业“北京金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创新创业管理”课堂校外实践教学。本期课程以“创新方法、创新实践”为主题,特邀中心主任王茤祥围绕“创新创业的逻辑”进行授课,并实地走访调研高科技创业企业,活动由北京大学工学院助理院长李咏梅老师主持,中心助理主任刘杨等参加。
师生团队首先参观了中心高科技成果展厅,听取了中心全球化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技术研发、产业培育、人才培养及组织颠覆性创新、京津冀协同创新等情况介绍,参观了部分代表性成果。随后走访调研了中心培育高科技企业北京金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参观研发实验室和生产线车间,听取公司发展历程、核心技术、市场前景、所获荣誉等方面介绍。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前沿技术如何从科研院校走向企业、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科学向技术转化的全过程。
在授课环节,中心主任王茤祥围绕科技创新范式、创新体系结构、成果转化密码以及创新基本逻辑等方面,结合生动的案例,对“创新创业的逻辑”进行了详细解读。他指出,创新是发明创造科技成果,并在经济社会中应用且首次获得效益的行为,核心是从科学到技术转化,但只有极少数技术在取长补短或相生相克的融合中“化茧成蝶”质变为“1+1>2”的新成果。结合从科学到技术转化的特征,提出了增加有转化潜力成果绝对值、提高转化成功相对值、鼓励创业并深度赋能、支持创业企业持续创新等主要路径,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并期望同学们要勇于挑战,争做顶天立地的高端创新人才。
交流环节,各位同学结合对于创新创业的理解、接触行业的前沿技术以及对于创新创业管理的社会接口等问题进行提问,王茤祥主任给予详细解答,并鼓励同学们发挥青年优势,汇聚创新力量,积极于投身创新创业的伟大事业中来。
李咏梅老师对王茤祥主任给予课程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代表北京大学工学院为王茤祥主任颁发“创新创业管理课程特邀嘉宾讲师”证书。她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思考、深刻领会“创新创业”的内在逻辑,以及“创新创业管理”的深刻内涵,以实际行动积极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的伟大事业。
此次校外课程的成功开展,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创新创业指导,以理论联系实践的授课模式,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科技创新与创新创业逻辑的理解,激发投身创新创业的热情和信心。学生们纷纷表示,要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为未来的创新创业之路打下坚实基础,为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