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产业转型“攻坚战”,答好科技创新“必答题”——广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谢明作主题讲座

2024-10-28
分享:


作为全面集聚国家实验室、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际大科学计划等国家级重大平台的城市,广州如何担当起国家赋予的“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和“国际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地”的使命,在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重大任务中发挥“火车头”和“领头羊”的作用?


微信图片_20241029113031.jpg


10月23日,广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谢明做客羊城学堂,以《答好“必答题”,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强市》为题,在广州图书馆向广州市有关部门、各高校院所、科技企业和社会公众作主题报告。谢明表示,广州市科技系统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强市。


微信图片_20241029113036.jpg


谢明从“审题”“破题”“答题”三个维度,深刻剖析了科技创新作为时代必答题的重要性,系统讲述广州将国家和省市部署转化为建设科技创新强市行动“答卷”的思考与探索。


为什么是“必答题”?

聚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广州改什么?“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聚焦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聚焦突出问题,科技创新就是其中一个必答题,谢明提到。


微信图片_20241029113041.jpg


当前,以人工智能、新材料技术、分子工程等为代表的新型技术正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落实到广州,面临产业发展转型,从年初的高质量发展大会,到最近的市委八次全会,响鼓重锤,层层征鼓敲响广州发力新赛道、重构新优势的最强音。


“牢记宗旨认真‘答题’,我们将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改革措施,贯彻省委五次全会、市委八次全会精神,强化科技创新强市建设的任务导向,形成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施工图。”谢明表示。


广州优势在哪里?

盘点资源奠定产业发展胜势


“广州在2023年国家科学技术奖中牵头获奖项目11项,占全省近八成;最新颁发的省科学技术奖牵头项目获奖141项,占全省约三分之二。”谢明提到,广州被国家定位为“科技教育文化中心”,是实至名归的湾区担当。


谢明还进一步分析道,在科技创新链条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五个关键环节上,广州都有明显的优势,这为支撑广州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微信图片_20241029113045.jpg


这几年,广州在国家战略力量的布局上有了质的突破。2+2+N平台体系的建立,广州实验室、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等一系列重大平台纷纷落户,冷泉生态系统、人类细胞谱系等前沿科技基础设施获国家批复立项。提到一个个国字号,谢明如数家珍。基础研究支出121亿元,居全国第三;获国自然立项数连续四年居全国第3,2023年首次突破20亿元。聚集了全省52%的高校、95%的国家级重点学科。这些,都是广州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深厚底子。


“广州R&D经费投入连续十年增长,去年首次破千亿元。”谈到技术攻关方面,谢明颇为自豪:“2017年以来,广州陆续有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等6项成果先后入选中国十大科学(科技)进展。”企业也是技术攻关的主力军,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标志,广州的全球独角兽榜数量持续增长,去年已达24家,总量居全国第四,全球第九。


成果转化方面,广州近年来更是不断加大变革力度。年初连续出台政策,建立科技成果转化“1+N”政策体系。环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创新区先行启动区、颠覆性技术创新园等新型成果转化载体陆续启动。2023年,广州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超2550亿元,位列全国第四。“中山大学眼科中心一个成果转让项目金额就达13.8亿元,是我省目前合同金额最大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充分体现了技术的含金量。”


科技金融也是广州近年来颇为重视并且不断加码的环节。谢明表示,今年以来,随着1500亿产投基金、500亿创投母基金、100亿天使母基金的逐步落地,广州着力打造的“基金丛林”已经渐具雏形。同时,早先设立的50亿科创母基金的38支子基金实缴规模已近250亿,充分显示出政府基金在的引导撬动作用。


“当我介绍广州在校大学生165万人,数量居全国第一时,很多人可能都会感到惊讶,因为在大家的印象中,广州似乎在全国不算高校特别多的城市。这就是广州的人才吸引力。”63位全职两院院士,4000多名高层次人才,7624名在站博士后……广州的人才梯队,不单有数量,更有质量。“2023年,广州新增6位两院院士,创历史之最。”谢明提到,“广州不单能吸引人才,也能培养人才。我们通过启航、续航、领航计划,已资助青年博士人才6331人次,近年来自主培育国家杰青72人、国家优青178人。”


“守正创新精准‘破题’,就要把全市创新资源优势高效转化为产业发展胜势。”谢明谈到。“同时,广州还将认真补齐链条上的不足,让科技创新链更加强韧有力。”


如何答好这道题?

四个思路转变谋划破局


花盆可以长出美丽花朵,森林里才能长出参天大树。谢明用比喻指出,“一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取决于整体环境。”这正是谢明对下一步工作思路的整体思考。


“我们要转变工作思路。首先是从部门思维转变为系统思维,科技创新既是统筹全市资源的整体工作,也是链接全部环节的系统工作;从沿袭思维转变为成效思维,打破在旧有基础上增增减减的工作习惯,从传统的财政预算管理到‘零基预算’‘业财联动’,从零开始,根据实效定预算;从项目思维转变为服务思维,从管项目到服务科研人员、科技企业;从保姆思维转变为生态思维,不是只是培育一棵棵树,而是为一片树林营造他们的生长环境。”谢明说。


如何落到实处?谢明表示,市科技局将以“四个服务”为目标导向


服务国家战略,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统筹各类科创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各类平台开展技术攻关、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服务产业创新,落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建设“创新联合体”体制机制,建立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鼓励科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服务成果转化推动概念验证、中试平台建设,探索建立科技成果评估后转化机制,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创新,专业化成果转化机构培育。服务创新生态,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完善科技投入“补改投”机制,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有了方略、方向、方法,接下来就要有切实的方案。谢明透露,市科技局将在十个主要方向上发力,覆盖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科技攻坚、企业主体、开放创新、产业融合、高端人才、创新人才、创新生态、科技金融等方面。其中,既有对全市科创的全盘布局,也有对重点领域的务实深耕。


沿着这十个方向,广州市科技系统将推出一系列硬招实举。谢明透露,广州正在研究各类重大创新平台按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不同方向区分类型,重新梳理建立体系并分类支持。同时,还将围绕重点产业链,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构建“领军企业+产业园区+大院大所”协同新模式;通过科技大脑区分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给予全生命周期的精准支持。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也将不断探索“先投后股”“补改投”等新模式,探索通过“五个一”(即围绕一个科研团队,遴选一批科技成果,设立一支基金,建设一个园区,配套一个服务专班)打造一批成果就地转化典范。


“在国家赋予广州新的重要定位,有一个明确目标的情况下,广州的韧性会非常强。把科技创新这关走好,培育出一批强大的企业,形成广州未来的优势产业,广州的城市竞争力、城市实力,还会得到不断的提升。”谢明表示。


来源: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南方日报、广州电视台、广州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