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广州新质生产力丨“逼出来”的创新解世界难题

2024-04-18
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
分享:


开篇语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当前广州正以二次创业、勇立潮头的奋进姿态,扛起走在前列、挑起大梁的责任担当,积极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为发挥党媒核心功能,本报发起并启动“发现广州新质生产力”一线调研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权威专家学者等各界人士,与本报全媒体采访团队共同组成调研课题组,深入科研机构、行业企业、产业链条等各领域、环节展开行进式调研,既挖掘展现当前广州高质量发展的生动面貌、奋斗场景,也就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正在进行的探索创新开展多维度观察、深层次剖析、建设性研究,同时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广州推进高质量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建言献策。


调研团队


●国家卓越工程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首席工程师、实践教授 苏权科


微信图片_20240423150216.png


●广州市人大代表、京信通信集团高级副总裁 李学锋


微信图片_20240423150223.png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国家实验室研究员 周荣


微信图片_20240423150228.png


●广州开发区营商环境改革局副局长 冯传林


微信图片_20240423150231.png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方晴、何瑞琪、丁雄、杨耀烨、王文宇



调研样本


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奇点医疗科技(广州)有限公司、精智未来(广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载诚新材料有限公司、广州超视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


微信图片_20240423150235.png

调研团队在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开展调研,体验应用了载诚透明电极、支持20点同时触发的会议一体机。


上篇


今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2月20日,在广州市召开“新春第一会”——高质量发展大会的第二天,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园动工。颠覆性技术这股有望“改变游戏规则”“重塑未来格局”的革命性力量,如春芽般破土而出,积蓄蓬勃生长的势头,为发展新质生产力锻造科技竞争力。


如何发展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怎样促成科技“幼苗”长成“参天大树”?连日来,广州日报“发现广州新质生产力”一线调研团队走进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探寻广州培育的具有突破性的重点技术创新项目,为项目团队、企业家代表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政府职能部门搭建对话平台,共同探索借助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发展蓝图。


颠覆性创新故事的“A面”


离开人体的肝脏在这套系统里依然鲜活


当一个手推车模样的设备出现在调研团成员面前时,大家很难想象到这就是广州去年入选首批国家颠覆性技术项目的4个项目之一:无缺血肝脏灌注系统。

这个系统来自全球首家从事器官医学研究及产业开发的创新生物医药科技企业——奇点医疗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点医疗”),更准确地说,是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副院长、奇点医疗首席科学家何晓顺教授深耕器官移植领域35年的颠覆性创新。


“热移植技术是被‘逼’出来的创新。”何晓顺说。


抢救器官功能和抢救生命一样需要争分夺秒。肝脏缺血超过15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的器官损伤,无法移植。对此,传统的解决办法就是把供体器官马上低温保存起来。然而,从器官离体后到开始移植前的这段时间内,由于没有血流供应,器官不可避免地会遭受损伤,最终会影响移植疗效甚至导致移植失败。因此,缺血损伤是现代器官移植技术问世70年来一直存在的“先天缺陷”。


微信图片_20240423150238.png

设备内部的全磁悬浮血泵、氧合器、滤栓器等系统可模拟人体机制为器官供血供氧。


能不能在移植全过程中保障器官的供血?这是一条完全不同于医学教科书的技术路线。何晓顺团队从2013年开始探索,不仅重新设计了器官获取和移植的手术方式,还率领团队“从0到1”研发出全球首台“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在手术前模拟人体给离体器官提供氧气和血液循环。


2017年,何晓顺团队成功完成了世界首例“不中断血流”肝移植,破解了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世界性难题。从此,器官移植进入了“热移植时代”。截至目前,何晓顺团队无缺血肝移植术已实施260例,“复流后综合征”发生率下降了92.1%,肝功能损伤指标谷丙转氨酶峰值下降了77.7%,患者1年生存率提高了9.8%,显著改善了移植预后。


开创全球“器官医学”新赛道


调研现场看到的“手推车”,就是获得20多项国内外专利、100%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手推车”的顶部嵌着一个“盆”,用来容纳离体器官;乾坤则藏于“盆”下,全磁悬浮血泵、氧合器、滤栓器等系统可模拟人体机制为器官供血供氧,甚至能让离体后的心脏保持跳动。


全球首例无缺血、不停跳心脏移植,全球首例无缺血肾脏移植……“利器”加持下,何晓顺团队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技术突破。“以前在外科学上从来没有西方医学家来观摩中国的手术,我们都是抱着学生的心态仰望着西方。现在则是很多欧美国家移植中心主任来找我们观摩学习。”何晓顺说。


被颠覆的不仅是器官移植领域。


何晓顺介绍,“本来这个产品的诞生是为了解决器官移植学科的临床问题。在实现器官离开人体还能‘养活’后,我们发现很多过去不能做的事情、非常复杂的事情可以做到了,例如从器官维度来研究和治疗疾病,因此提出了‘器官医学’这个概念。”


一系列极具颠覆性的成果由此诞生。


例如,器官隔离治疗。去年10月,全球首例肝癌隔离治疗在何晓顺团队指导下完成。在“多器官维护系统”的支持下,长有肿瘤的一侧肝脏被“隔离”出来“单独喂药”。使用比正常情况下高浓度的化疗药物,可以在不对人体造成特别影响的情况下直接灭活肿瘤,大大降低肿瘤转移扩散和术后复发的概率,同时避免健康侧肝脏不受到高浓度化疗药物累及影响,免除患者“全身化疗”痛苦,真正实现了“头病医头、脚病医脚”的精准治疗。


微信图片_20240423150241.png

调研团在奇点医疗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听取工作人员介绍医疗器材。


“外挂”器官或颠覆现有理念


又如,用“外挂”肝脏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也就是体外肝。临床上,有的急性肝衰由药物导致,过去需要肝移植治疗。因为肝脏具有再生功能,只要能度过危险期,肝脏还是能够恢复功能的。对于这类病人,如果进行肝移植的话,疗效“性价比”过低。何晓顺团队由此设想给病人“外挂”一个在机器中工作的新肝脏,直到恢复后再撤下“外挂”肝脏。这一设想在动物研究方面已经取得实质进展,在不久前的大动物模型实验中,何晓顺团队首次成功挽救3天无肝猪的生命。


未来急救模式也可能被“颠覆”。现场播放的实验视频显示,一颗离体50分钟的猪头在接入多器官维护系统后又有了生命反应。既往研究表明,哺乳动物的大脑对于缺血极为敏感,撤出生命支持、循环停止超过8分钟便会产生不可逆的损害,出现脑死亡。而奇点医疗团队则利用创新的器官维护技术实现了世界首例猪离体脑“复活”。


“如果能有一套实现心、肺、肝、肾功能离体替代的复合生命支持系统,那抢救病人的成功率简直不可同日而语,甚至可以完全改变现有的急救理念。”何晓顺说。


从创新链到产业链


搭建“转化桥”助力颠覆性技术全速“奔跑”


在2018年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着眼于攀登这座创新领域的“珠峰”,广州紧锣密鼓地“加码”谋划——


2019年,引入组织实施“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的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力量,建设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2023年初,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由广州市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建成立;2024年初,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园动工,一批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获得授牌、发布全国首个全面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的政策措施……广州正立足“今天”,布局“明天”,着眼“后天”,努力赢得科技发展前沿的主动权。


广州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5个,工业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城市第一方阵。今年1-2月,广州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2%。背靠强大的制造业根基,广州牵线搭桥,让技术供给和市场需求顺利牵手,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换而言之,搭建“转化桥”,是广州助力颠覆性技术全速“奔跑”的最佳“赛道”。


微信图片_20240423150245.png

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展厅展示的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


“我们中心最大特色在于承担起前沿技术的转化责任。”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任袁莹说,中心依托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成立,“我们看好粤港澳大湾区成熟的环境。”


奇点医疗“无缺血肝脏灌注系统”被纳入首批国家颠覆性技术项目,离不开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的助力。“我们不是孤立的研发机构,而是自主发展与开放合作相结合。”袁莹表示,目前中心围绕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光电等重点领域,形成“创新学院+创新基金+创新园区”的运作模式。当前正在建设黄埔创新学院,打造“学院+”的国际化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系统,发挥体系“引擎”作用。


在走访过程中,调研团队最感兴趣的是如何催化颠覆性技术生长,从项目识别、人才培养、产业对接多个环节频频发问,直击“创新链—产业链”的转化核心。苏权科尤其关注人才培养问题:“黄埔创新学院如何运作?博士生来到这里,怎样发挥作用?”


袁莹介绍说,黄埔创新学院与国内外一流大学合作,采取双课堂、双导师、双身份、双考核“四双”培养模式和“大学理论教育+学院方法教育+学院实战训练”教学方式。“他们一方面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创新创业技能,另一方面作为准创新创业人员相对独立从事创新创业活动,分享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收益。”她说,更重要的是,学院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空间和稳定预期,避免项目人才因学生毕业而“断档”的问题。


目前,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布局初见成效,2023年国家颠覆性技术项目中,来自广州的项目数居全国第二。“我们期盼在这片沃土上,聚集起一批颠覆性技术的创新项目,培育出一群富有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为广州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打造国家颠覆性技术创新样板。”袁莹说。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其中最根本的是实现‘从0到1’突破的颠覆性技术。”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广州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强调。他表示,必须向新质生产力要经济发展新动能,培育一批能够突破“低端锁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甚至实现技术反向输出的世界一流企业,方能实现从经济大国、制造大国向科技强国、经济强国、制造强国的转变。


微信图片_20240423150249.jpeg

微信图片_20240423150252.png

中新广州知识城。


颠覆性创新故事的“B面”


目前还在走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


从开创颠覆性技术、研发出颠覆性产品,到催生出系列颠覆性成果,如今从学界到业界乃至舆论界,都对“器官医学”带来的千亿级新兴产业充满期待。然而故事的“B面”是,“肝脏灌注系统”至今仍在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绿色通道”)上,尚未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从2017年全球首例“热移植”肝脏手术实施以来,海内外常温机械灌注产品的相关研发正在迅速拓展中。中国科学家能否喝上“头啖汤”?如何通过占领先机,构建更强的技术和市场竞争力?调研团队和奇点医疗首席科学家何晓顺都打开了“话匣子”,探讨起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高端医疗器械长期由国外垄断,评审论证系统也从海外引进而来。过去很多企业做的模式创新,而非原创的、颠覆性的创新。新的赛道,意味着是人家没做过的,是最革命的、最值得关注培育的部分。”在何晓顺看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包括医疗器械评审规则,还没适应从学习者、跟跑者变为领跑者的变化。


市政协委员、广州国家实验室研究员周荣是医疗器械领域的“老兵”,现场便立即向何晓顺“支招”,分享他从选择注册类型到申请地的经验,并提出开展联合课题的设想。


“广州拥有丰富的高端医疗资源,应该争取国家政策,将广州作为颠覆性创新技术的先行示范区。”周荣建言道。


微信图片_20240423150255.png

调研团队成员体验高分辨呼气分析仪。


“团队有多少人?不同职能有哪些?”“有没有引入人工智能等跨学科技术?”“市场开拓有什么计划?”曾担任港珠澳大桥工程总工程师的苏权科抛出多条问题,他对系统推动创新成果落地有着广阔视野和丰富经验,提出的要点也让何晓顺连连点头、提笔记录


“其他人三年完成的事情,咱们要尽量一年内完成。”苏权科特别提到,在国外技术产品也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奇点团队一定要防止不是因为技术原因,却因市场能力不足而失去了发展先机,在加快推动医疗器械注册的同时,也要注重修炼“内外功”:


一是尽快建立“器官医学”学科体系,以实践应用强化知识理论的基础建设,从而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同步推进器官医学研究与器官医学工程建设;二是尽快充实团队力量,包括研究和市场团队,强化产品竞争力;三是注重跨学科支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推进数字虚拟器官医学发展。


微信图片_20240423150259.png

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工作人员展示实时超光谱成像芯片。


走近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

截至2023年底

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累计实施项目46项

其中国际项目占比接近50%

4项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成就展重点项目

25项成果实现转化

培育出超视计、精智未来、博鑫医疗、金竟科技等19家硬科技企业

这些成果入选国家 “十三五”科技成就展重点项目


活细胞超灵敏超分辨显微镜


在全球率先研发出具有超高灵敏度、超低光毒性的活细胞超分辨率显微成像技术,为在细胞层面研究生命现象与过程、病理和精准诊疗提供了颠覆性工具。


智能呼气分析精准诊断平台


采取MEMS微流控芯片及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微型化气相色谱,分辨率达到万亿分之一,可快速对呼气中的疾病标记物进行精准检测,从而对肿瘤、慢病、感染等进行早筛和管理。


纳米金属透明电极


采取全新材料体系,攻克超薄纳米透明电极“岛状分散”难题,研发出下一代柔性透明导电薄膜,能够在超薄纳米级结构下实现导电载体的均匀、稳定成膜,是透明电极技术创新的里程碑。


集成式智能电子皮肤


通过全面集成具备信号预处理和传输功能的多种传感器,并结合具有延展性的传感器阵列技术,研发出国际首创的柔性可拉伸智能人造电子皮肤,显著提高智能机器人的触觉传感能力,是新一代电子平台技术。


调研建议


科创高地也应是科技体制改革高地


破解人才“断档”,提升市场竞争力


广州拥有培育发展颠覆性技术的土壤,但转化过程仍存在堵点、难点,应从政策、人才、资金等层面,加强对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支持。


广州颠覆性创新中心打造的“创新学院+创新基金+创新园区”的运作模式,很好地呼应了颠覆性技术转化需求。其中,创新学院在机制上探索破解人才“断档”的难题,值得进一步推广到其他院校。


此外,要重视颠覆性技术成果投入市场后的竞争力问题,建议出台有针对性的“首台(套)”推广应用政策,释放更多应用场景,支持国产颠覆性技术尽快打开市场。


——国家卓越工程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首席工程师、实践教授苏权科


鼓励企业自主创新颠覆性技术


颠覆性创新技术不仅来自于基础研究,也来自于企业自主创新研发成果。广州应进一步鼓励企业家勇担风险,做创新发展的“答卷人”。


另外,建议鼓励出台更多针对企业引进高端科研人员的支持政策。完善科技型骨干企业研发人员职称评定指标体系,增加高质量专利权重,有助于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


颠覆性创新正在重塑全球产业的竞争版图,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洞察动态,在国际制造业竞争格局中抢占先机。


——广州市人大代表、京信通信集团高级副总裁李学锋


推动广州打造颠覆性创新技术先行示范区


科技创新高地,也应该是科技体制改革高地,不能只注重打造前者,而缺乏打造后者。


广州是全国三大医疗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高端医疗资源。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州应该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推动广州打造颠覆性创新技术先行示范区,汇聚更多颠覆性技术优质资源、培育更多重大项目、吸引更多高端人才。


为更好挖掘颠覆性技术的“种子”,我建议广州建立专业团队,扫描各科研院校中的潜在颠覆性技术,纳入支持清单。对占据技术领先优势的颠覆性产品,由包含研发者在内的专家团队把关负责、先行先试,为健康中国作出新贡献。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国家实验室研究员周荣


为颠覆性技术创新提供全周期一体化支撑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颠覆性技术创新正是实现我国赶超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要把握机遇,采取积极的措施,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与突破,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我们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的前瞻部署、多元投入、政策支持,增强源头创新供给能力。充分发挥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在国家颠覆性创新网络体系中的核心节点作用,围绕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构建技术研发、产业培育、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体系。我们要强化颠覆性科技创新资金保障,搭建创新成果供需平台,拓展成果应用场景,加快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着力营造有利于产业科技创新的营商环境,为颠覆性技术创新提供全周期一体化支撑。


——广州开发区营商环境改革局副局长冯传林


调研手记


把“广州研”优势变成“广州造”的市场胜势


在中国科技界,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曾叩问着每个人的心灵——中国人应该如何走出一条科技自立自强的路。近些年,“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嫦娥”奔月、“北斗”组网,一大批重大创新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世界科技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中国印记。


ChatGPT横空出世,Sora震撼亮相,再次提醒着人们,创新如潮水,潮起潮落,未曾止息,颠覆性创新就是那道冲破苍穹的惊雷。谁掌握着颠覆性创新,谁才能改变、制定明天的“游戏规则”,开创属于自己的新纪元。


这种创新,不一定能从“规划”中来,可能诞生于“岔道”上的踽踽独行,或是在“解题”中的灵感一现。关键是,如何捕捉到这些技术的“火种”,让它们持续燃烧,直至星火燎原。这也是“发现广州新质生产力”调研行第一期的主题。


微信图片_20240423150302.png

在精智未来智能呼气代谢分子精准分析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做实验。


让我们振奋的是,在此次调研中了解到的广州项目、广州平台、广州机制,确实能称得上“颠覆性创新”。我国高端医疗器械领域,进口设备比例高达90%以上。西医及由此延伸的医学临床应用技术,长期以来,基本是西方的创新、西方的技术、西方的产品。何晓顺团队不仅改写现代器官移植历史,更有望改变西方引领的格局。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发展的命题,也是改革的命题,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把握先机,通过机制创新,把自己培育的颠覆性技术第一时间转化成产品,让“广州研”的科技优势变成“广州造”的市场胜势;要开放视野,通过协同合作,尽可能聚集好、培育好那些锋芒初露的颠覆性技术,让超大规模市场和丰富产业资源优势,推动颠覆性技术“点石成金”。


靠创新进、靠创新强、靠创新胜,这是一代人的奋斗,这是一座城的担当。


微信图片_20240423150305.jpeg


调研报告/“发现广州新质生产力”调研课题组

统筹记者/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方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方晴、何瑞琪 见习记者丁雄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

视频统筹:汤新颖、张毓

视频拍摄/剪辑: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王文宇

视频文案/出镜: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方晴

协助拍摄: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方晴、何瑞琪

部分视频资料来源: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奇点医疗

片头设计:郭俊航

系列统筹:汤新颖、张毓

版式统筹:黄思勤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宇